疫情防控这根弦松懈不得。5月13日以来,安徽、辽宁相继出现2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两地中风险地区已超20个。
□本报记者刘冕
我市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自安徽、辽宁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迎来“高峰”。近日,我市不少群众也将接种疫苗安排上了行程,那么我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展开得如何呢?
5月15日,记者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室内体育馆看到,学生们正在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有序排队等待接种。该接种点按疫苗接种要求,被划分为登记区、等候区、候种区、接种区、留观区、冷链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接种区内,医务人员分别在20个疫苗接种台上为同学们接种疫苗,据统计,该接种点一天进行疫苗接种数可达人。
5月17日,在南昌县昌南体育中心方舱式接种点,前来接种的市民陆续出示身份证、健康码,在完成健康申报和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后,依次进入接种台接种。据了解,该方舱式接种点的场地面积约为平方米,于3月29日投入使用。接种点设有健康筛查区、知情告知区、候种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设有咨询台6个、登记台18个、接种台36个,最大日接种量可达人。
为进一步加快新冠疫苗接种速度,青山湖区南钢街道结合“1+5+X”社区邻里中心工程,广泛发动了“邻里马甲”志愿者力量,配合社区开展科普宣传、群众引导工作,同时在新冠疫苗接种现场,“邻里马甲”志愿者们还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人员引导。除了“邻里”红马甲,南钢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也是全天候驻扎在新冠疫苗接种点现场,疏导社会车辆、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执法队员闵志文表示:“特殊时期,大家都是在连轴转,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医生,但把我们知道的信息告诉群众,也能节约医生的时间,提高接种效率。”截至目前,南钢街道辖区共有新冠疫苗接种点两个,累计疫苗接种人,顺利完成人第一针任务,同时街道还承担了罗家片区和高新片区的部分疫苗接种,接种效率大大提升。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手段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绝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应该去接种疫苗。”
连日来,针对疫苗接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我省卫生健康委和我市卫健系统已陆续发布过相关提示,但仍有网友对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存有疑惑。如接种新冠疫苗需不需要再等等?哪些情况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完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市卫健委专家表示,我国将来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按照目前的接种速度、接种比例,距离形成免疫屏障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建议市民仍然要坚持接种。同时,专家提醒,虽然新冠肺炎在冬季较为严重,但在夏季也照样流行,而且疫苗接种后不是马上就能产生抗体,因此群众在夏季也依然有必要接种疫苗,早接种早安心。
同时,专家表示,60岁及以上人群建议接种,18岁以下人群暂不推荐接种,备孕期女性可以接种,妊娠期女性暂不建议接种。如市民近期接种了HPV疫苗、带状疱疹、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需间隔两周以上接种;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的,可不考虑与新冠疫苗的间隔。
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接种前,市民需要了解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确定是否需要提前预约,带好身份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接种时,市民需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回家后如出现发烧不退或持续不舒服,要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本文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