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5月18日消息据央视军事等报道,上海疾控中心宣布,目前,上海市各区已陆续开始接种陈薇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
今年2月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据悉,医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共同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IT之家获悉,研究员介绍,该疫苗是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单针接种14天后即可获得良好保护效果,且可在2-8℃的条件下运输保存。
与之前上海使用的三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相比,康希诺生产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以下简称“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的生产技术完全不同。
遗传基因是病毒进行不断复制的决定因素,不管病毒的外壳怎么变化,只要基因不变就能复制出同样的样子。
这个疫苗的腺病毒载体,是剔除了腺病毒(这里用的是人5型腺病毒,Ad5)中与复制相关的基因,这样病毒就不会在人体中复制。再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插入进去。这个新插入基因让重新组装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在体内复制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现刺突蛋白后会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记住它的样子,下次碰到真的新冠病毒就会马上做出反应清除它们。
这一技术,此前曾被陈薇院士成功用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发。
而我们熟悉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化学等方法直接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活性部分。
不同种类的疫苗由于研发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不同,所需接种剂次也就不同。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为1剂次(0.5ml);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剂0.5ml),接种间隔建议3-8周。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单针接种疫苗28天后,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总保护效力为65.28%,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0.07%。从目前进行的中和抗体交叉实验结果来看,疫苗对突变株有保护作用。
已经接种过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否可以再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接种过1剂灭活疫苗者,建议使用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已经接种完2剂灭活疫苗者,暂不建议使用腺病毒疫苗加强。
腺病毒载体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和其他新冠病毒疫苗一样,目前暂不推荐该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