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剖腹产后24小时内,几件事再疼也要做完,
TUhjnbcbe - 2025/4/18 20:48:00

剖腹产的宝妈,没有经历宫缩,子宫恢复的速度就会慢很多,甚至可能引发宫壁松弛。

执笔:王筱铭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剖腹产生完就不痛吗?

并非如此,产后需要经历的疼痛可比顺产多多了。真正经历过剖腹产的宝妈都知道,产后的感觉可以称得上是酸爽。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剖腹产后再疼也要做的几件事

1、坚持尽早开奶

医生会遵循“早吮吸早开奶”的原则,在宝妈产后的半个小时内,就会准备开奶。

如果说顺产时的分娩疼痛达到12级,那对于那些对疼痛较为敏感且有较严重的乳腺堵塞的女性来说,开奶的疼痛也可以达到5~6级,甚至是6~7级。

对经历过顺产分娩疼痛的宝妈来说,这种疼痛或许是“小巫见大巫”,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对于刚剖腹产完,麻药劲刚过的妈妈来说,开奶的疼痛会加倍。

可无论这种疼痛感有多么强烈,宝妈也不要轻言放弃。

因为初乳中含有珍贵的免疫球蛋白,不仅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还能够建立母子间的亲密关系,为今后的母乳喂养打下基础。

此外,母乳喂养时,妈妈体内分泌出的催乳素,还能够促进恶露的排出,帮助子宫的恢复。

2、放沙袋或按压肚子

剖腹产后6小时,产妇腹部可能就会被医护人员放置一个沙袋,或者是被医护人员按压肚子,目的是帮助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快速恢复。

剖腹产创口被按压的瞬间,会刺激子宫快速收缩,这种疼痛感自然是不言而喻,想必经历过的人都懂得这是怎么一段不想回忆的体验。

可即便是再疼痛,宝妈也需要坚持忍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恶露尽快排出,否则恶露一直排不尽,子宫很难恢复不说,还容易诱发妇科问题,对健康造成威胁。

3、尽早下床

医生建议:剖腹产后24小时左右,产妇最好能忍着痛下床走动。

首次下床时的产妇,会在家属的搀扶下进行,家人会感觉到宝妈几乎将自己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自己身上,还会一直喊着疼。

这是因为麻药过后的她们躺在床上时,伤口在没有被拉扯的情况下,疼痛感是较轻的,而下床后每走一步,都会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腹部伤口在被拉扯。

可即便是再疼,产妇也不能害怕而不下床,因为不及时下床活动,很可能会导致肠粘连的情况发生,也不利于刀口的恢复、恶露的排出、身体的恢复等。

数据调查发现,头胎剖腹产出现肠粘连的概率为12%~46%,二胎时的概率就会明显升高。

因此,这一件事产妇一定要忍痛完成,它能帮助产妇降低未来生二胎时的妊娠风险。

剖腹产后可能会给身体留下的几个隐患

1、子宫变大,再次受孕困难

顺产时分娩的过程中,子宫会不断地进行宫缩,虽然感觉很难受,但是对于产后的恢复是很有作用的,可以帮助恶露尽快的排出,子宫快速恢复到孕前状态。

而剖腹产的宝妈,没有经历宫缩,孩子是直接通过手术的方式取出来的,那么子宫恢复的速度就会慢很多,甚至可能引发宫壁松弛,今后再次受孕也会造成阻碍。

2、影响要二胎的时间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晚婚晚育,如果选择剖腹产的方式生产,那就意味着要二胎的时间至少需要间隔两年,医生一般建议为三年,而顺产方式医生建议的是一年后。

因此,如果头胎选择剖腹产,那么等到可以怀二胎时,宝妈可能已经步入了高龄产妇的行列,此时怀孕不仅会伤到自己,还可能害到宝宝。

剖腹产后应该如何护理?

1、伤口的护理

通常而言,剖腹产后疤痕增生的时间需要2~3周,这段期间产妇应该保证伤口处的干燥整洁,避免被汗液或者水渍浸润,以免影响感染。

此外,在3~6个月内,也需要避免搬重物或者做其他剧烈运动,以免拉扯到伤口,影响其恢复进度及效果。

2、适量活动

产妇生完孩子后,身体可谓是元气大伤,都希望能够躺在床下休息一下,可这样不仅不利于恶露的排出、肠胃的蠕动,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身体的恢复速度。

因此,剖腹产的宝妈在产后7~15天后,可以没事的时候,多下床走动走动,以此来促进身体的快速。

3、饮食均衡

在产妇排气前,就只能吃流质的食物;在排气后,就可以逐渐转变为半流质;在大小便正常后,就可以变为正常的食物,在这期间及出院后的月子阶段,都需要注重荤素搭配。

不要过早地食入一些催乳或是高蛋白的食物,容易造成乳腺堵塞或是诱发急性乳腺炎等,将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在产后10天左右,都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饮食中,在10天后再开始选择吃一些具有催乳性质的食物,最好选择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剖腹产后24小时内,几件事再疼也要做完,